血清长期保存的方法?
血清如需长期保存,则必须储存于-10℃或更低温冰箱中,建议存放于-20℃的冰箱中,有效期长达 5 年。研究表明储存在-80℃条件下的血清在性能方面变化不大,但由于解冻时温差过大,会导致析出更多沉淀,使得背景杂乱,因此血清长期保存不建议处于-80℃条件下。如果近期会频繁使用血清,我们建议不要在4℃条件下存放超过1个月,若一次无法用完整瓶建议建议将血清无菌分装并冷冻保存,且要避免反复冻融。另外,血清冰冻后体积会增加约10%,因此血清分装时请留意预留一定的体积空间。
如何正确解冻血清?
程序性解冻血清可以确保血清制品质量的稳定性,且不会因为温差过大而析出过多蛋白等沉淀。
程序性解冻方法:
1.实验前一天将血清从-20℃冰箱放入 4℃冰箱中溶解,并且在解冻过程中每隔1小时摇匀一次(小心勿造成气泡),使温度与成分均一,减少沉淀析出,直至全部解冻,移入室温条件下使用。
2.切勿直接将血清从-20℃放入 37℃解冻,这样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集而出现沉淀
造成血清产生沉淀的原因有那些?
造成血清发生絮状沉淀的原因主要是血清解冻过程中温差带来了脂蛋白变性和纤维蛋白析出。
造成沉淀的原因主要有:热灭活血清;反复冻融;长期储存在 2-8℃;室温或 37℃水浴锅中融化;伽马辐射;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
血清中的沉淀有哪些?
血清中的沉淀主要有:纤维蛋白(絮状沉淀),脂蛋白,冷凝集素,玻连蛋白,胎球蛋白,磷酸钙(显微镜下小黑点沉淀),胆固醇等。
沉淀本身不会影响血清质量,也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但必须处理沉淀。
如何预防沉淀产生?
预防措施:建议将血清分装后放置在-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将血清从-20℃冰箱放入 4℃冰箱使之全融(期间间断摇晃均匀),待全部溶解后再分装
如何处理沉淀?
如有沉淀,建议 4000g 离心 5 分钟,取上清使用。切勿过滤,易堵塞滤器